Guangdo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tion Co., Ltd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文章详情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这个词出现50余次

2025-05-09 09:14:17 行业资讯

初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经统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词出现50余次。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对照,实质内容上的变化不是特别大。从定义层面来看,“环境影响评价”拓展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同时,新增了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充分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需求。此外,把行政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5种不予审批的类型纳入了法典。具体内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环评地位凸显

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公众参与一同被置于总则部分。我们知道,《民法典》总则编涵盖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代理、诉讼时效等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而公众参与在行政法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环评能够被纳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总则,其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

二、对关键岗位人员提出要求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五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内容上的实质性修改不多,但是其中第九十五条第二款:“接受委托为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报书、生态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和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编制、审核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从业经历,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将编制、审核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从业经历这一要求写入法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表述是有很大区别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中对“配备一定数量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这一项下的列举,均是对环评工程师提出要求。

三、处罚力度不减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词在法典各编的数量分布情况:总则编第五章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出现38次。第五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出现8次,可见处罚力度还是挺大的。

此外,在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部分出现1次。规定“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应当依法采取举行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保障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部分出现1次。“民用机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监测结果确定的民用航空器噪声对机场周围生 活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 域和限制建设区域,并实施控制。

核设施放射性污染防治中出现2次。“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等环节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地质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依法组织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排污许可等部分,未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字样。




转自:环评互联网


声明: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